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電視新聞上看到關于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事件,這是檢察院的一項專屬特殊職能,當審查的案件符合相關規定的條件時,就可以向法院提起公訴。那么大家知道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條件是怎樣的嗎?下文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以供參考。
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條件是怎樣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41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犯罪事實是對犯罪嫌疑人正確定罪和處刑的基礎,只有查清犯罪事實,才能正確定罪量刑。因此,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必須首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這里的“犯罪事實”,是指影響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實,包括:
(1)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而不是一般違法行為的事實。
(2)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觀狀態(包括故意、過失、動機和目的)、犯罪嫌疑人的年齡、精神狀態等。
(3)確定對犯罪嫌疑人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從重處罰的事實。查清上述各項事實就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的條件。
2、證據確實、充分。證據是認定犯罪事實的客觀依據。因此,人民檢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要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據確實,是對證據質的要求,是指用以證明犯罪事實的每一證據必須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事實,同時又是與犯罪事實有內在的聯系,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真相。證據充分,是對證據量的要求,只要一定數量的證據足夠證明犯罪事實,就達到了證據充分性的要求。
3、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實施了某種犯罪,并非一定要負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有些犯罪行為法定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因此,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還必須排除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依法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就成為對其提起公訴的又一必要條件。
二、如何提起公訴?
人民檢察院決定起訴的時候,應當依法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不允許越級起訴。如果人民檢察院受理不屬于同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當分別情況報送相應的上級或者移送相應的下級人民檢察院,由它向其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例如,縣(市、區)人民檢察院受理的屬于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當報送地市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后,由它向其同級的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反之,地市級人民檢察院受理的屬于縣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移送縣 (市、區)人民檢察院,由它向其同級的縣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三、提起公訴后多久開庭?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可知,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條件是怎樣的相關資料。通過上文相信大家對檢察院是否能提起公訴有了一定的認識。想要提起公訴就必須滿足上述所提到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還有疑問,歡迎咨詢的在線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