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梁某某與隆騰華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之間因勞動爭議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起訴,但一審、二審未支持其訴訟請求,再審申請亦被駁回。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發布有相關判決文書,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有上述二審判決文書。北京匯法正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法正信公司)經營的網站上登載了涉案文書。梁某某向北京互聯網法院起訴匯法正信公司,請求:1.判令匯法正信公司在該網站首頁公開賠禮道歉,提供網絡用戶真實身份及相關信息;2.判令匯法正信公司賠償因侵權造成的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萬元,并賠償梁某某精神撫慰金8萬元。
【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裁判意見】
一、被控侵權行為是否侵害梁某某的個人信息權益或隱私權
(一)涉案文書中涉及的姓名、性別及相關民事糾紛等信息,是否屬于梁某某個人信息或隱私
本案中,梁某某主張匯法正信公司在搜索結果及網頁中呈現的梁某某姓名、性別以及相關民事糾紛等,屬于其個人信息和隱私。而匯法正信公司認為上述公開信息不構成隱私,亦不屬于個人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在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下,自然人隱私權與個人信息權益的保護存在交叉和區別,應精準劃定二者的界限,以明確不同權利類型下社會行為的自由和界限。涉案信息是否構成個人信息或隱私,需要著重考察二者區分的界限,結合法律規定的認定標準、一般社會公眾的普遍認知,以及信息的具體運用場景綜合進行判斷。
1. 涉案信息是否屬于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一般認為,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為具有“可識別性”。這種“可識別性”,既包括對個體身份的識別,也包括對個體特征的識別。對于單獨或者結合其他信息可識別特定自然人的信息,都將納入個人信息的范圍。
涉案信息通過裁判文書內容的方式加以展示,雖然裁判文書正文已經過數據脫敏處理,但相關搜索結果列表中未進行脫敏處理,可以將“梁某某”這一自然人姓名等和特定時間下相關民事主體的民事糾紛進行關聯。雖在較大范圍內可能存在重名等因素導致識別結果并不唯一,但在一定范圍內,特別是在與梁某某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熟識人群的范圍內,以上幾個要素的結合成為了可識別為唯一特定自然人的信息。上述信息反映了梁某某的個體特征,屬于個人信息。
2. 涉案信息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的保護范圍存在交叉關系,構成私密信息的個人信息應通過隱私權加以保護。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在保護客體、保護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區別,故對于涉案信息是否構成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一審法院著重從這兩方面加以甄別。
第一,從保護客體來看,個人隱私在客觀上一般呈現為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樣態,在主觀上權利人也具有不愿為他人知曉的意愿;個人信息指向的內容則更為廣泛、更為中性,包含能夠識別到特定個體的各種信息,權利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存在主動積極使用的情形。本案中,涉案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及相關民事主體的民事糾紛情況等。其中,梁某某的姓名、性別,一般情況下可適用于正常的社交場合,用于個人身份的識別和社會交往,不構成隱私。對于梁某某的相關民事糾紛等信息,客觀上作為已公開裁判文書的組成部分,未處于私密狀態。雖然梁某某主觀上具有將該信息作為隱私進行隱匿的意愿,屬于其不愿為他人知曉的信息。但梁某某不愿意暴露該信息的主要原因并非基于其私密性,而是基于該信息會影響其社會評價,該法益并非隱私權所保護的范疇。故單純的上述信息不屬于私生活領域的私密信息,不構成個人隱私。
第二,從保護方式來看,一般認為個人隱私一經泄露極易導致人格利益受損,故其保護方式更注重消極防御,對他人的行為限制更為嚴格;個人信息的保護方式則包括消極防御和積極利用,一定情況下容許他人合理、正當地利用,僅在信息處理者不當、過度處理等情形下才引發侵權。本案中,與僅進行消極隱匿不同,涉案信息作為生效裁判文書的內容,一般來說可容許人們基于社會征信和司法監督的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通過披露的方式進行積極的正當利用。雖梁某某主張上述信息泄露,會給其工作、生活帶來困擾,但此種損害并非上述信息披露本身所帶來的,而是超出范圍和目的的公開,可能增加被非法濫用、引發人身財產損失的風險所致??梢?,單純的上述信息披露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致人格利益的重大損失。涉案信息保護的關鍵并非消極的隱匿而是防止濫用,更適于采取個人信息的路徑進行保護。
綜上,涉案姓名、性別及其相關民事糾紛等信息本身尚不足以構成私密信息,將涉案場景中利用的信息劃入個人信息的保護范疇,更符合立法原意和當今網絡社會下對上述信息利用的社會普遍認知。因此,一審法院認定,涉案信息屬于個人信息,但不屬于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不構成個人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