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施行四周年,省委網信辦、省通信管理局倡導: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筑牢網絡安全人民防線。
如今隨著科技技術與經濟的發展,騙子騙人的手段也在不斷多樣化,網絡詐騙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如何防范網絡詐騙,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呢?
首先,民眾防范網絡詐騙,自己內心要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我們只有通過辛勤耕耘,才能有收獲,沒有耕耘是不會有餡餅砸在我們的頭上的。只有心中有這個原則,才不會輕易被騙子所騙,從而在根本上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其次,如果遇見別人給你免費的東西,比如謊稱你中獎了或者其他的免費實驗與體驗的時候,多想想別人通過免費給你提供東西或體驗服務,他們的目的是什么?他們為此會獲得什么樣的補償?你就不會輕易上當受騙了。
再次,認清網絡的本質。網絡不管有多發達,在本質上都是一種虛擬的世界或者虛擬的空間,網絡背后的人和事與面對面看見的人和事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能對虛擬的網絡世界有過多的期望,才不會輕易上當受騙,否則看不清網絡世界虛擬的本質,是很容易成為網絡詐騙的受害者的。
同時,在與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中的人溝通的時候,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隱私信息,包括電話號碼、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qq號碼等等的個人即時通訊工具,以防他們通過這些個人的隱私信息詐騙你的家人和朋友
另外,在遇見網絡詐騙的時候不要心存僥幸心理,為網絡詐騙者找各種理由開脫,一旦遭遇網絡詐騙要毫無猶豫地選擇報警,及時求助警方,盡最大努力挽回或者減少損失。
另外,如果需要交易的話,最好不要將款項直接匯入對方的賬號里,而是要選擇第三方作為托管者,在交易成功收到相應的貨物再點擊確認,以保障自己的財產安全。一般而言,正規的商家都是和信譽良好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合作的,很容易做到這一點。
最后,如果交易額相對較大或者巨大時可以要求對方出具律師證明或者與中介機構的聯合證明,并承諾承擔連帶責任,在正式付款的時候需要先驗證一下律師所在律所是否存在以及其他中介機構是否存在,信譽如何等等。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現實詐騙還是網絡詐騙,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同學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多提高一些警惕,多留點心眼,就一定會發現狐貍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