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法院通過司法拍賣平臺,對本區一套住宅房產進行了網絡司法拍賣。買受人趙某繳納了93560元保證金,并經過174次激烈競價,以最高價1114600遠競得該套房屋。競拍成功后,趙某并未按照拍賣公告確定的時間繳納尾款。黔江區法院執行法官多次催促并告知后果后,趙某仍然未在規定時間繳納拍賣尾款。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趙某的行為已經構成悔拍,并被禁止參加該房產的后續拍賣;所繳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依次用于支付拍賣產生的費用損失、彌補重新拍賣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差價、沖抵本案被執行人的債務以及與拍賣財產相關的被執行人的債務;更重要的是,第二次重新拍賣的成交價如果低于原成交價,那兩者之間的差價要由悔拍者趙某承擔。
在重新啟動拍賣程序后,該房產以最高價999600元成交,成交價比原拍賣價整整低了115000元。因此,對于趙某而言,除應被扣除不予退還的保證金,還需補齊兩次拍賣的差價21440元。
黔江區法院遂通知原買受人趙某補齊兩次拍賣的差價,以維護網絡司法拍賣的嚴肅性。經過法官多次催促,最后原買受人趙某于9月下旬補齊差價21440元。加上之前被扣的93560元保證金,趙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黔江區法院提醒廣大網拍買受人以及有意向者,網絡司法拍賣具有其嚴肅性和權威性,參與網絡司法拍賣的競買者,必須理性參拍。在競買前,應仔細閱讀并理解《拍賣公告》、《競買須知》等相關材料,對于感興趣的拍賣資產,一定要作充分的了解,并進行一定的心理價位預估,必要時提前辦理貸款手續,理性參拍。切勿因一時沖動草率參拍又悔拍,否則將依照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