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滿兩歲,一般判定為由婦女撫養。有些當事人看到一般二字有擔心,難道不是100%有信心嗎?別杞人憂天,這種一般的可能性高達95%以上,除非女方沒有能力撫養(如癱瘓在床)或根本沒有履行撫養義務(如丟下孩子不管),男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為零,所以女方不再擔心自己沒有工作,沒有住房,對方上面有關系,等等,在律師看來,這些都不成問題,只要孩子不滿兩歲,判給女方的可能性最低95%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離婚訴訟延長到孩子滿兩歲。第一次起訴,如果對方不同意離婚,法院很少判決離婚,想離婚的人半年后需要起訴,即使對方不同意,法院也會判決離婚,從兩次起訴到判決,時間一般是一年左右。如果孩子在第二次訴訟中滿兩歲,就不容易了。
第二:兒童年滿十歲(根據最高院新意見,現逐步改為八歲),必須征求兒童意見。有些當事人擔心,讓孩子出庭會造成心理創傷,大可不必擔心,法官也會人性化處理。一般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寫一份說明,愿意和母親或父親住在一起,絕大多數當事人對孩子的選擇都會心知肚明,不會太糾纏,如果比較真實,法官會讓孩子去辦公室,在父母不在場的情況下詢問孩子的想法。所以,10歲以上兒童的監護權,由兒童自行決定。
較難處理的是2-10(8)歲兒童監護權的歸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兒童監護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三條和第四條規定了一些特殊情況,但多數情況下沒有規定。薛律師結合多年處理離婚案件的經驗,從法官判決的角度總結了以下幾點,相信在爭奪兒童監護權方面有優勢。
不要與孩子長時間分開。
法院開庭時,法官經常問雙方一句話:現在誰有孩子?
這個看似輕柔的問題,你的回答可能決定了孩子監護權的歸屬!!
由于法庭對兒童監護權的判決有一個重要原則:不容易改變兒童熟悉的成長環境。
決定離婚的時候,些人會考慮分居,如果想們想撫養孩子,他們不應該長時間和孩子分開。最好和孩子住在一起,或者帶孩子在身邊。首先,這也表明了你撫養孩子的態度和決心。如果你把孩子留在外面,時間越長越不利。這會給對方攻擊的理由,說你根本不關心孩子,也給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法官會認為:你甚至不照顧孩子,你有什么資格爭奪孩子的監護權?
第二,積極提供更適合撫養孩子的有利證據,大致分為三類。
1.平時由你照顧的證據:與孩子在一起的照片,視頻,帶孩子打防疫針的卡片,你簽的孩子的作業本,孩子幼兒園或學校的證明等等,這些證據雖然看起來很瑣碎,但是厚厚的一疊證據足以讓對方心虛,也可以讓法官看到你對孩子的愛和責任,讓法官從心理上認同你。
2.我的客觀條件有利于撫養孩子的證據:如果有婚前個人住房,會提供房產證,證明離婚后有穩定的住所;如果有工作,會提供勞動合同、單位收入證明、社保繳費證明等。,有穩定的收入;學歷證書、專業資格證書、榮譽證書等。可以證明個人素質。總之,任何能證明自己條件更好的證據都可以提供。
3.對方不利于撫養孩子的證據:這樣的證據有時候可能找不到,但是一旦找到,效果會更大。我曾經處理過一個案子。男方經常出差,女方提供男方購買的火車票、機票、單位出差報銷單等。如果對方發短信說明愿意放棄監護權,短信記錄也是證據。
表現出你要求撫養孩子的決心。
如果你決心要孩子,不要在法官面前表現出你的猶豫或含糊不清。事實上,法官在整個過程中總是觀察雙方的態度和決心。曖昧的態度會讓法官覺得即使孩子不給你判決,你也不會太在意,也不會上訴;相反,如果對方一心一意想要孩子,不給她(他)判決,可能會造成對判決的強烈抵觸,一定會上訴;權衡利弊,你認為法官會判決哪一方?
相對而言,婦女在爭奪子女監護權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根據薛律師辦案總結,女性如果態度堅決,獲得子女監護權的可能性比男性大,這主要是因為《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照顧婦女。婦女從懷孕到生產,所付出的艱辛和痛苦遠遠大于男子,孩子出生后絕大多數也是由婦女照顧,越小的子女和母親越難割舍,法官特別要考慮離婚時婦女對子女的感情,女法官更傾向于把子女的監護權判給婦女,有時幾乎不考慮婦女的監護權。
第五,兒童性別對監護權判決的影響。
在薛律師處理的離婚案件中,90%以上的女孩被判給婦女,除非婦女放棄監護權。
由于女孩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決定和母親一起生活更加方便,有時我在代理女性當事人開庭時,經常問男性兩句話:女兒稍大一點你還能帶她洗澡嗎?你能回答女兒青春期的問題嗎?
男人常常無言以對!
上述就是薛律師的一些經驗總結,選擇了幾個重要方面,從辦理案件的結果來看,大多數還是可以幫助當事人贏得孩子的監護權,當然,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細節和火候的把握也很重要,薛律師辦理了上千起離婚案件,在爭奪孩子監護權方面整理出一套完整、成熟的證據體系,在接受當事人的委托后,都會提供給當事人,只要按照薛律師的要求準備證據,孩子的監護權就不難了!
上海離婚律師解讀:離婚時,犯罪 | 上海離婚糾紛律師解讀:離婚后, |
上海律師咨詢網解讀:離婚時,孩 | 上海離婚律師解讀:離婚后,父母 |
上海離婚糾紛律師解讀:離婚時, | 上海離婚糾紛律師解讀:離婚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