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雷雨季節后,類似的事情頻頻發生#開車濺人一身水是違法行為#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并引起廣大網友認同,多地交警也對這種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上海太倉市律所說有些車輛在通行涉水路段時,竟然開出了六親不認的姿勢。路過的行人無辜被濺一身污水,很多時候也只能默默認栽,其實車輛經過漫水路段沒有減速慢行,也屬于交通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四條,機動車行經漫水路或者漫水橋時,應當停車察明水情,確認安全后,低速通過。
車輪激水花,被處罰案例:
1、近日,事發于江蘇蘇州,郭某駕車在非機動車道行駛,行經積水路段未減速,車輪激起的水花濺了旁邊等紅燈的男子一身。男子沒有忍氣吞聲,果斷報警。民警通過監控確認事實后,依法傳喚郭某接受處理。郭某供述稱,上班路上遇到堵車,他一著急就直接走了非機動車道,在坑洼路段也沒有減速,導致濺了對方一身水。最終,郭某因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經過漫水路段未減速通過兩項交通違法行為,被合并處罰款100元。
2、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山東平邑縣,濺起的水花淹沒了騎電動車的爺孫二人,導致后車差點就撞上2人。事發于7月8日下午17時許,唐先生開車行駛中,突遇旁邊一輛車加速通過,瞬間激起了比車還高的水花,唐先生的前擋風玻璃被完全遮擋。待玻璃上水花散去后,唐先生才發現一輛載有祖孫二人的電動車已近在眼前,若不是他提前減速,后果難以預料。在行車記錄儀畫面顯示,祖孫二人被水花淹沒濺得渾身濕透。上海太倉市律所目前,當地交警已介入調查。
那么雨天駕車遇到涉水路段,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通行呢?
首先,通行時控制車速,車子通過積水路面應保持合理時速:
車速10至20公里/小時,對行人影響不大;
車速30公里/小時左右,膝蓋以下被濺濕;
車速40公里/小時左右,水花濺起1米多高。
其次,注意涉水姿勢,找準路線,緩慢通過涉水路段。
上海太倉市律所:遇路面有積水時,不要左右躲閃、突然制動,涉水行車應選擇距離最短、水位最淺、水流最緩慢及水底最堅實的路段涉水通過。涉水后及時進行車輛保養。及時清洗車輛,避免泥沙、雜質侵蝕車漆。若積水深度較深,要注意檢查車身細小劃痕、車輛底盤、車輛線路、發動機狀況等。早作處置,保證后續用車的行車安全。上海刑事處罰律師
上海太倉市律所論玩手機太專注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