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政訴訟律師解答判決后,法官會向各方當事人送達判決書。可網上查,也可以用其它幾種途徑:
1.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托別人去查詢;
2.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負責人簽字同意后,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托別人去查詢;
3.如果你委托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托書去法院查詢。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一般的法院生效判決書都能查到的。
網上查看法院判決結果的具體步驟如下:
1、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
2、輸入想要檢索的案由、關鍵詞、法院、當事人、律師等。
3、按關鍵詞、案由、法院層級、時間等篩選查詢想要的具體內容。
當事人可以攜帶身份證去當地法院查詢,不是當事人需要委托律師一起去當地法院查詢人民法院的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書的制作,在形式上應當具備規范性、創新性、公開性、法律性和準確性的特點。
法院生效判決書行政機關不作為
近來,在律師辦案過程中發現有法院明確判決行政機關在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的兩個月內作出某種行政行為;但是期滿以后行政機關仍然沒有作出任何行為,導致當事人的權益處于懸而不決的狀態。那么此種情況下,當事人應當采取何種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首先,需要明確法院判決是否生效、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的期限是否屆滿。一般法院判決中都會明確行政機關需要在兩個月、三個月的時間作出某種行政行為,期限長度十分明確。重點是區分起算時點——法院判決的生效時間。如果法院作出的是一審判決,行政機關沒有上訴的情況下,從收到判決以后15日法院判決生效。此時當事人需要去法院開具“法律文書生效證明”,以證明法院判決已經生效;反之,如果行政機關上訴了,一審判決沒有生效。如果法院作出的是二審判決,收到二審判決書之日即為法院判決生效之日。
其次,在確定法院判決已經生效以后,行政機關在法院判決書中確定的履行行政行為期滿以后仍然不作為,此時當事人需要通過人民法院達到責令行政機關履行行政行為的目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行政機關履行行政賠償、行政補償或者其他行政給付義務,行政機關拒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即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行政機關履行生效判決,申請的期限為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年。在這期間內,向法院提交書面的強制執行申請書,要求法院責令行政機關執行法院判決確定的內容即可。
最后,當事人是否可以就行政機關不履行其生效判決書確定的職責內容重新起訴行政機關不作為呢?該種做法不失為一種創新的思路。但是目前法律規定是空白的。理論上有法官提出此時行政機關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內容屬于執行階段的內容,不屬于爭議起訴階段的內容,所以如果重新起訴行政機關存在會被法院駁回起訴的可能。上海行政訴訟律師
上海行政訴訟律師全方位解析:行 | 信用之著:上海行政訴訟律師詮釋 |
權力交匯處:上海行政訴訟律師回 | 法治的寬容之光:上海行政訴訟律 |
權力邊界的辯證:上海行政訴訟律 | 權益紛爭的邊界:上海行政訴訟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