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容糾紛線上咨詢 返還美容項目投資,定期分紅,屬于欺詐行為。7月15日(昨天)下午,該案在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第二次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
法院認為,被告人黃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欺詐手段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根據黃犯罪的事實和性質、當庭自首以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裁定被告人黃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元;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十萬元。決定判處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追繳黃集資詐騙罪的非法所得,返還被害人彭等;責令黃退回賠償款,并追回李等人的款項和集資參與人張等人的本金;黃家人代為返還的46萬元將按比例返還給受害者和募捐參與者。
本院發現,自2017年10月起,黃注冊了湖南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長沙醫美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并以免費美容為名,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推廣。
黃以上述公司的名義與愿意接受美容手術的客戶簽訂協議,約定由后者先將美容費用全額支付給實際進行美容手術的醫療美容公司,如前者指定的長沙市醫療管理公司和湖南省醫療美容公司,而前者承諾將全部費用分12期(每月一期)返還給后者。協議還規定,后者必須每月通過微信等開放平臺免費宣傳推廣前者。
自2017年10月以來,黃通過自己和經紀人招募了等511名參與“免費”的美容客戶,涉及金額超過2600萬元。黃還從實際進行醫療美容手術的美容公司獲得了客戶美容費用的60%-75%的巨額傭金。這些傭金,加上還沒有進行醫療美容的客戶交付的資金,總計超過1600萬元。除了事發前已按合同返還給客戶的美容費用外,黃非法獲利690多萬元。
2018年9月,黃還謊稱收購了鄭州市一家整形美容公司的股份,并將股份出售給社會,詐騙李等人32萬余元。
在此期間,2018年1月,黃在未取得合法資質、未正常開業的情況下,通過微信朋友圈、招商局,向社會公示并投資了一家自己策劃的醫療美容公司,并承諾在投資項目正式啟動后半年內全額返還投資資金,每季度分紅一次。通過這一舉動,黃非法吸收張等人的資金共計235萬元。就這樣,黃禹錫玩了“拆東墻補西墻”的資本循環游戲,最終不可持續。2018年10月,黃禹錫向公安機關自首。事發后,其父母代其返還46萬元。
新聞鏈接。
美容院有很多套路:免收費用變,學生變成老鼠。
7月16日晚,美容院也成為央視315晚會的焦點之一,但這次曝光的不是護膚品的質量,不是整形糾紛,而是美容院的銷售套路。
先儲值后消費,商家可以提前收到現金,留住客戶。這種方式逐漸演變成了套路,消費者陷入了陷阱。據@央視財經報道,免費送護理,免費送面膜,這種以“免費”為噱頭,但實際上卻賣高價美容項目的做法,似乎已經成為美容界的一種套路。
圖片來源:央視截屏315晚會劇組也收到了大量相關投訴。
暗訪期間,記者參與了美容院集中客戶的大型活動。兩位店長教授員工體驗,把沒做過多少美容的顧客稱為“小白鼠”,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帶進店門,然后用“連鎖計劃”來設置顧客。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項目老師和店長蹲在角落里爬上門,試圖偷聽客戶的情況,必要時以不同身份隨時進入房間配合美容師。
一家名為柯二的美容院以免費護理的噱頭吸引了消費者,美容師一直在消費者臉上畫東西,說服他們獲得198元的“特價卡”。
第二天,當消費者來使用這張“優惠卡”時,柯二美容院的一位“院長”說,消費者臉部堵塞嚴重,需要使用高端設備護膚,3萬元,一家店只有一個位置。最后售貨員說可以減到2260元,消費者這次又花了2260元。
另一家類似行為的美容院連鎖店是基諾丹婷。
圖片來源:央視屏幕截圖在推廣活動中,沒有固定收入、沒有深度參與世界的學生是最受歡迎的“老鼠”。
美容師會抓住機會,以申請優惠的名義把“學生證”帶出房間,在學生面前溜來溜去,寄回去,讓學生以為可以通過“學生證”得到優惠。
科諾丹庭美容院的梁經理告訴記者,“他們有一個花錢辦卡不用錢的辦法”,他們會推薦各種網貸,供學生借錢做美容。一個月收入只有3500的女生,在勸說下從網上借了2萬。
在美容師銷售技巧培訓班上,一位名叫何的講師鼓勵工作人員:“只要想和顧客打交道,就必須學會講故事、講案例。打好基礎,我們經理協助,我們老師協助,解決了問題,錢進來了,客人走了!”
同時,為了防止顧客事后反悔,美容院會以格式條款或其他借口拒絕消費者的退款請求。這樣,即使客戶事后意識到自己被套路騙了,也很難把錢拿回來。一名員工告訴記者,“我們在這里就是這樣,為了錢,我們會不擇手段。”
據了解,柯二美容院、柯諾丹庭美容院隸屬于擁有1700多家美容院的全國美容連鎖企業集團。
免費美容推廣活動,接下來是一個接一個的例行公事。
在知乎上,可以看到已經有網友投訴了。一篇題為“美容院有哪些套路?”,截至本文,至少有108位網友參與了回答。網友“姜餅”提到:(美容院工作人員會)告訴你身體狀況有多差,尤其是乳房問題和皮膚狀況,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多差。通常會有讓你恐慌的例子。有些項目不經你同意直接給你,然后給你錢。網友“美國柯南”也提到:有的美容院工作人員為了刺激你的消費,會說你身體的一些癥狀,比如誰胸悶導致乳腺癌,誰長得太丑導致老公出軌...
一些消費者在美容院的花言巧語中失去了理智,但一些消費者購買了不想要的商品,這是無奈的。
多名消費者反映,美容院工作人員在做皮試時,將黑色的東西涂抹在臉上甚至眼皮上,不買儲值卡或護膚品就不能走出美容院。網友“姜餅”也在知乎的回答中提到:有的美容院會用一種韓國品牌的,用透明凝膠擠壓出來的東西擦額頭,說可以檢查臟東西,然后拿個小儀器讓凝膠變黑,然后說臉一定要干凈,其實是化學反應。有些“黑心”的人會說沒有產品洗不了,會付錢讓你買東西洗。
今年5月20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中指出,國內美容機構主要通過熟人、社交平臺、論壇帖子、“折扣、內部資源等”吸引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這些方法也是醫美“黑通道”的主要滲透平臺。數據顯示,黑色通道的傭金率達到70%以上。根據《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的數據,國內醫療美容行業事故多發于黑色醫療美容機構,平均每年約有10萬人致殘致死,大部分消費者投訴舉報無門,維權困難。
上海美容糾紛線上咨詢針對上述問題給出建議,政府、行業協會和機構應共同努力,通過加大對黑產品的處罰力度,建立項目指導的價格區間,建立透明可追溯的查詢平臺,營造健康的行業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