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被拆遷人,到底該如何面對征地拆遷問題?如何判斷補償是否合理?又如何為自己爭取到公平合理的補償呢?下面由上海拆遷官司律師一一為大家講解。
第一,確認拆遷性質。面臨征地拆遷,你首先要弄清楚是誰主導的,誰要拆你,因為什么拆,這都很重要。如果是政府主導的,一般是為了公共利益而征收,帶有一定的強制性,這種情況你一般是反對不了的,只能爭取合理補償。如果不是政府主導,純粹的商業行為,就不具有強制性,你的主動性就很大,你不同意就不能拆遷。
第二,確認土地性質。征收行為因土地性質不同而不同,要分清是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國有土地上是征收房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必須按照市場價給予補償。而集體土地上拆遷,目前沒有直接的法律依據,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集體土地要開發首先必須先征收為國有,所以,主要是征收土地的補償,房子等是作為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的。但是不管是哪種性質的,都必須給予被拆遷人公平合理的補償才可以拆。
第三,給自己定位。不管因為什么導致拆遷,拆遷補償的對象是土地或房屋的所有權人,那么要想拿到補償,你首先需要證明自己是被征收土地或房屋的所有權人,因此,手中的土地證、房產證就非常重要了,憑此可以對號入座去主張你的權利。如果你不是土地或房屋的產權人,而僅僅是使用者,首先要看租賃合同中就遇到拆遷問題是有有明確約定,有的話按照約定執行,沒有的話,也就是說在有效的承租合同下,你因拆遷而導致的停產停業損失或其他損失是可以主張補償的。
第四,明確補償內容。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補償主要有:(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而集體土地上主要是土地征收的補償,房屋、青苗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搬遷和臨時安置的補償,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第五,了解補償標準。這是筆者接觸拆遷案件和咨詢以來,回答最多的一個問題。很多被拆遷人找到律師第一句話就是先問怎么補償。補償顯然是拆遷案的核心,但是前提必須先弄清楚前邊的幾個問題才能談補償。如果是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必須按照市場價補償。而集體土地上拆遷,目前沒有直接的法律依據,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有相關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已經就土地征收補償適用問題作出了規定,“征收集體土地上房屋的補償不能直接適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但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補償標準予以補償”。至于征收耕地等不涉及房屋的情況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是按照區片綜合地價進行賠償。總的來說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征收或者拆遷不能降低你原有的生活居住水平。
了解了上面的內容,被拆遷人就可以和拆遷方協商補償協議了。如果通過談判拿到了合理補償是最好的,如果拆遷方執意堅持走霸權主義道路,無法平等協商,被拆遷人可以咨詢上海拆遷官司律師來幫助自己維權,事實上,這也是爭取到一個公平合理的拆遷補償的最有效的途徑。
上海拆遷官司律師提醒:爭取合理 | 上海征地拆遷“補償標準”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