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征收拆遷九大問題,?
宅基地對每個農民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農村村民居住的地方,也是農民手中的資產。此外,關于宅基地,國家發布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的通知》,并在《土地管理法》中對宅基地做出了相關規定。
從這些政策法規可以看出,宅基地是受法律保護的。然而,關于宅基地的問題很多。
1、宅基地是否只能是房子。
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而且其他法律法規也有規定,堅決執行“一戶一居”的法律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區、市)規定的標準。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統一的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和宅基地申請條件。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占用的宅基地視同非法占用的土地。
2.宅基地的合法面積是多少?
至于宅基地標準,各地互不相同,具體要結合當地政策法規。、
如《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全省依法實行農村村民一戶一宅制度。人均耕地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平原或山區縣(市),每戶宅基地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二)人均耕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平原或山區縣(市),每個宅基地不得超過233平方米(3)壩上地區,每個宅基地不得超過467平方米??h(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前款規定的范圍內,制定農村宅基地的具體標準。
陜西省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每個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城市郊區每戶不超過133平方米(兩點),四川及原地每戶不超過200平方米(三點);山區、丘陵地區每戶不得超過267平方米(四分)。
3.多戶是否違法。
農村一戶多房的情況很多,但認定之前不能一概而論的是違法的。雖然我國法律規定一戶只能擁有多套住房,但現實中也存在合法取得多套住房的情況。
比如你在這個村子擁有一個合法的宅基地,但是繼承了另一個村子的另一個宅基地,那么這就會造成一家多房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可以確認權利。
如果直接認定多戶違法,那么就是違法,村民可以通過合法渠道解決。
4.宅基地是否可以繼承。
簡單來說,宅基地是不能繼承的,因為它不是遺產,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便處置。
實踐中很多人買賣、出租宅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是違法的,簽訂的協議沒有法律效力。但是,凱諾律師提醒大家,雖然宅基地不能繼承,但是宅基地以上的房屋是可以繼承的。
《繼承法》第三條規定,房屋可以作為法定繼承財產處理,可以繼承;繼承房屋后,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一并轉移給新主人。
《關于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通過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確定”。也就是說,按照“地隨屋走”的原則,繼承人對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的繼承,會導致其對宅基地的繼承。
5.申請宅基地需要提交什么?
申請農村宅基地,應向鄉鎮政府和辦公室提交下列材料:(1)村民個人宅基地申請表;(2)申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家庭成員、戶籍是否為村內集體戶籍等。);(三)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具的材料:
1)申請人現有宅基地;
2)申請人出具的宅基地位置、面積、宗地草圖;
3)村民會議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討論情況,公布村集體情況;4)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現狀圖等。,并注明擬占用的土地類型;
(4)申請人與村委會關于新建、舊交的協議;(五)其他應提交的材料。
6.宅基地是否可以買賣。
宅基地不能買賣,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在本村農民之間買賣和轉讓,但需經政府部門依法批準并出具相關證明。村外有人來買宅基地,你賣給他,無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宅基地上的房子倒塌了,你就不能在這個村子里買賣。
根據《物權法》,宅基地的權利人可以占用和使用土地,并有權使用和轉讓宅基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屬設施。宅基地不是農民個人的財產,而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不能買賣。
7.無證宅基地是否違法。
在這個問題上,《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的通知》曾強調,由于部分農民未辦理許可證,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普通百姓無法為當地政府部門的失職買單。因此,對于沒有許可證的宅基地,不能“一刀切”,但應加強發證權的確認和檔案管理工作。
在農村,很多宅基地沒有證書,大多是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所以,只要符合現行政策,即使沒有宅基地使用證,宅基地拆遷時也可以獲得補償。
8.村委會是否有權拆除宅基地上方閑置的房屋。
村民委員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負責處理村內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幫助維護社會秩序,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建議。
因此,村委會無權拆除宅基地上方閑置的房屋,否則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9.宅基地拆遷是否有補償。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宅基地被拆除是必然的。但是很多當事人說他們的宅基地被拆遷了,但是征收方沒有給予補償,或者補償很少...
其實這是違法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依法按時足額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具體補償費用由市、縣人民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