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監外服刑刑律 累犯與初犯相比,其在客觀上造成的危害并無不同,因而從社會危害性上無從說明累犯從重處罰的根據;累犯者在初次犯罪接受刑罰后,國家和社會期待其能有所悔改,改惡向善,然而竟然違背了社會期待再次犯罪,充分說明累犯者較初犯者具有更強的人身危險性,基于特別預防的原理,自然規定較嚴重的法律后果。
累犯不可以判緩刑。
四法域之間相互承認彼此刑事判決效力的必要性
這一問題的解決,首先涉及到各法域之間是否相互承認彼此的刑事判決效力的問題,其次,還涉及到如何適用累犯規定、如何認定其前科等技術性問題。
我國四法域之間,是否有必要互相承認彼此刑事判決的效力問題呢?筆者認為,四法域之間互相承認彼此刑事判決的效力是保護兩岸四地人民的利益、開展刑事合作與協助的需要。四法域之間互相承認彼此的刑事判決,也是平等原則的要求。四法域的民眾都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公民,應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而如果不承認彼此判決的效力,則違背了平等原則。例如,中國大陸公民因前罪被大陸法院判為有罪,刑罰執行完畢后,又在中國大陸犯罪,符合累犯條件的,就可認定為累犯,對后罪從重處罰;而另一大陸公民在香港犯罪被香港法院判為有罪,刑罰執行完畢回到大陸后又犯罪的,如果因為大陸法院并不承認香港法院刑事判決的效力,就不構成累犯。前后兩種類似的情況,卻由于相互之間刑事判決效力的一律不承認,導致不同的法律后果,顯然有違平等原則。這一問題在張子強案件上暴露無疑。綜上,筆者認為,四法域之間有必要互相承認彼此刑事判決的效力。
根據規定,監外執行不可以出國。我國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主要是實行社區矯正,社區矯正人員除了遵守刑法相關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3、保外就醫人員管理。要求保外就醫人員每季度做一次病情復查,提交一份身體檢查證明及病例。每年做一次身體全面檢查。保外就醫人員外出就醫請消假按其它矯正人員請消假管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