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醫療事故律師 4月26日下午約6時許,海南白駒學校一名學生(男)在振發橫路距校門約50米處積水點倒地,學校老師與家長及時將其送醫治療。海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協調醫院給予積極救治。目前,該學生生命體征平穩,無生命危險。事發后,屬地政府第一時間組織市政、供電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對現場及周邊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初步判定,因突降暴雨,短時積水過大,市政路燈桿導線因積水浸泡漏電。相關部門已經及時進行維修,同時舉一反三,對類似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消除隱患,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1、首先是讓觸電的人迅速從電源中脫離,減少傷害。
2、快速把電源切斷:立即拉下電閘,關閉電源開關后要拔出插頭,要用竹竿、木棍、塑料或者橡膠制造的物品把患者身上的電源移開,使患者處于安全狀態。
3、如果患者漏電的器械上面,迅速用干的棉襖、棉被將患者包起來推開。
4、在沒有完全切斷電源之前,不可以直接用手接觸患者,否則自己也會觸電,因為人體是一個導體。
5、觸電者如果不是很嚴重,還有意識、呼吸和心跳。要讓患者平躺,不要站立或行走,防止繼發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同時要仔細觀察。
6、患者如果有燒傷應適當包扎。在搶救高壓電線觸電時,注意保護患者,不要跌落地面。
7、如果觸摸發現患者呼吸、心臟都已經停止,不要放棄搶救,這應該是假死,不打強心針,要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方法使患者逐漸恢復意識。
8、切斷電源后,馬上檢查患者的情況,看看呼吸和心跳是否正常。出現呼吸或心臟驟停,應立即搶救,同時打120求助。
具體搶救操作方法:
讓觸電者仰臥在地上,松開衣領、腰帶,患者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上,這樣氣道才通暢。接種用手把患者的嘴掰開,嘴里的嘔吐物、粘液要清理干凈,有假牙也要取出,然后,一只手托著患者的下巴,另一只手捏著他的鼻子,向患者嘴巴吹氣大約2秒,使患者的胸部擴展,然后放松患者嘴巴和鼻子,讓胸部自然收縮。呼氣大約3秒鐘。這樣重復進行,保持每分鐘吹氣12次。
一是突出降低汛期積澇觸電安全風險。針對廣東臺風多、強降雨多容易造成內澇的氣候環境特點,對線路接地高度以及安裝漏電保護開關等進行了明確細致的要求,可以有效預防汛期內觸電事故。如規定線纜接線盒的高度不低于0.5米,戶外的用電設備基礎高度由現有規范要求的200毫米提高至500毫米,地勢低洼或易發生內澇區域的配電箱采用壁掛式,戶外用電設施桿體檢修門下沿距地面不應低于0.5米,并強調考慮所在區域歷史水淹最高位置的影響,降低因受潮或水浸引起漏電的風險。
二是突出安全用電標準統一性規范性。現行公共場所用電標準多為2011年前頒布,對防水浸、防潮規定不多,且表達模糊,缺乏針對戶外廣告燈箱、城市照明、交通設施等用電設備的設計、施工、驗收的統一標準,導致用電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規程》通過建設全省統一的戶外公共場所用電安全標準,規范了全省戶內、戶外、水下三個公共場所用電設施的建設及運行維護,將全面系統保障用電安全。
靜安醫療事故律師 三是突出保障安全用電的實用性和前瞻性。為確保標準的實用性,《規程》研制過程中,專門在全省21個地市路燈照明、監控安防、酒店業、交通信號、廣告行業、物業管理行業等34家單位進行標準驗證,全部通過驗證。《規程》還主動適應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快遞柜、視頻監控等新生的用電業態,在技術上要求公共場所用電設施末端加裝漏電保護開關,人手可及的插座必須使用安全插座、彩燈使用安全電壓等;在管理上以產權明晰責任,要求有安全預控方案并按要求由有專業資質人員巡檢,確保公共場所人身安全。
發布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能源局、廣東省公共場所用電設施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標準起草單位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表示,將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加大涉電公共安全宣傳力度,把用電安全與交通、防汛安全一并納入社會公益宣傳、科普宣傳等范疇,普及群眾的安全用電知識,切實保障公共場所群眾用電安全。
上海醫療糾紛律師講述宣傳推銷保 | |